地锦(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),俗称“爬山虎”“爬墙虎”等,葡萄科地锦属落叶藤本植物,植株多分枝,有短的卷须,枝端有吸盘,叶单生,呈倒卵形;生在短枝上的叶为3裂,生长在长枝上的叶小而不裂;叶缘有粗锯齿,新芽和新叶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呈红色,以后逐渐转为绿色,到了秋季则全部变红。地锦是常见的绿化植物,多用于建筑物墙壁、桥梁等处的垂枝绿化。用其制作小品,具有材料易得,枝叶潇洒飘逸等特点。此外,还有从日本、韩国引进的“龙神茑爬山虎”“花叶爬山虎”等园艺种,其具有植株矮小,生长缓慢,不爬藤等特点;同属的还有三叶地锦(P. semicordata)、五叶地锦(P.quinquefolia)等,也可用来制作小品,但其叶较大,应注意控形。
一、造型。其小品制作可参考盆景造型,结合植物自身特点,加工成大树型、临水式、悬崖式、斜干式、露根式、附石式等不同款式。上盆时应注意角度的选择,或直或斜或悬,**多选择几个角度,从中选取**者。制作试要注意提根,使其悬根露爪,以增加作品的沧桑感。因其枝条柔软、萌发力强,可用修剪与金属丝蟠扎相结合的方法造型,剪去多余的枝桠后,再用粗细适宜的铝丝或铜丝调整枝条的走势方向。
实例一:地锦有着很强的自播能力,种子落地后就会有小苗萌发。可掘取形态佳的2至3年生苗子,剪去过长的枝蔓,上盆,制作微型盆景。
(一)修剪后上盆的地锦苗,上盆时注意角度的选取,或斜或直。因其茎纤细,可将相对肥硕的根部提出土面,作为树干部分;
(二)剪去多余的枝桠,并用铜丝蟠扎造型,调整枝的走向和角度;
(三)展叶后,将左侧的枝条稍作弯曲造型,使树势走向一致;
(四)展叶后虽自然飘逸,却有些头重脚轻,而且树身与盆的高度几乎相等,显得有些呆板;
(五)换一个矮而口阔的圆形盆,上盆时调整角度,原来向右延伸的飘枝成为下垂枝,很不自然;
(六)用细铜丝蟠扎,调整下垂枝角度,使之上扬,并在盆面点缀一观赏石,以起到平衡树势的作用,如此处理后效果就好多了;
(七)将其放在大小适宜的底座上,并在树下放一竹筏摆件,右侧再点缀一观赏石。
实例二:地锦小品在养护中可通过换盆、修剪等方法改变造型,使之常看常新。
(一)植于方形签筒盆中的地锦小品;
(二)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,枝叶变长,与原来的盆不适宜,就换个较深的筒盆,其下垂的枝叶自然飘逸,富有野趣;
(三)翌年春天,即将发芽时剪去过长的枝蔓,以“大树型”造型移入稍浅的圆盆中;
(四)展叶后,枝叶有些凌乱;
(五)剪去部分小枝,展叶后整体造型简洁明快;
(六)换一个椭圆形盆,换盆时勿使土团松散,以使之尽快适应,恢复生长;
(七)整体地貌有些平淡,可适当垫高左侧,使地貌有高低起伏的变化,在适宜位置点缀一匹马,使“景”活起来,更富有趣味性。
实例三:
(一)春天,把即将发芽的地锦植于椭圆形小盆中;
(二)剪除上部短枝,并将长枝短截,用铝丝蟠扎,使原本向上的枝向右平展,并在盆面铺青苔,展叶后葱茏鲜亮,自成一景;
(三)换成正方形盆器,改变种植角度,使树的主体向左下倾斜,进一步蟠扎长枝,使其呈悬崖式造型,自然飘逸,效果更佳。
二、养护。地锦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,生长期可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养护,这样可使叶片小而厚实。由于其叶片较多,蒸发量大,应注意浇水,以避免干燥,保持叶色的清新润泽。由于地锦本身耐瘠薄,且作为小品不需要生长太快,以维持形态的优美,因此栽培中不需要施太多的肥。冬季落叶后移入室内越冬,盆土不结冰可安全越冬,并适当浇水,保持一定的湿度,避免干旱。
每年春天发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整形,剪去徒长枝、交叉重叠枝、病虫枝以及其它影响树形的枝条;将过长的剪短,只保留其骨架,等新叶长出后,鲜嫩可爱,枝条飘逸下垂,非常有特色。地锦生长速度较快,萌发力强,生长期及时抹去多余的芽和影响树形的枝条,以保持造型的完美。爬山虎的新芽及新叶红艳动人,可在生长期摘掉老叶,促使萌发新叶,以增加观赏性。
每1至2年的春天萌芽前后翻盆一次,盆土要求疏松透气,含腐殖质丰富,可用园土、腐殖土、沙土等混合配制。